剩余15%是中等收入,5%是高收入。三千屬于基層收入群體,離中等收入還早著呢,中等收入群體,這個概念有兩種說法,一是超過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如2018年廣州人均收入5.5萬,而這當中有收入和無收入人群比值大約4,另一種算法是以全市有收入占比最高80%人群的中位數(shù)為參考,目前這80%當中最高門檻收入大約1.5萬,也就是說有80%的人都在月收入在1.5萬以下,而目前人均收入為5.5萬÷12=4583元,4583 1.5萬≈1.95萬,1.95萬÷2=0.975萬。
1、在中國,一個月賺多少錢才算是中等收入群體呢?
三千屬于基層收入群體,離中等收入還早著呢。現(xiàn)在除了一線城市以及幾個經濟強市以外,其他不論幾線,2500-4000基本上都是最常見的工資水平,在全國工薪階層當中占比大約8成。但是千萬別認為這80%的龐大比例就已經包括了中等收入群體,因為每個城市的中等工資群體都是少數(shù),高薪族更是極少數(shù),所以剩余15%是中等收入,5%是高收入。
而且以上是從工薪族角度來說,是純工資數(shù)字,如果這個收入泛指所有人,包括從商人士以及指頭投資人之類的,那這個比例就又有明顯變化,比如在全國范圍來說,月薪萬元已經是穩(wěn)穩(wěn)的高薪了,但如果把商人也算進來,年入幾十上百萬的,全國有百萬計,相比之下,月入萬元充其量能邁入中等收入門檻,月入三千就真的是基層收入者。,
2、據(jù)報道中國中等收入群體達4億人,那中等收入是什么標準?你達標了嗎?
誰敢承認自己是中等收入呀,說這一數(shù)據(jù)達4億人,真的夠嚇人的。工作不穩(wěn)定,2018年能賺10萬,不等于2019年能賺10萬,誰敢說自己就成了中等收入了,一般人認為,所謂的中等收入,至少是中產階級吧,是白領階層,是電視上演的,舒服的辦公環(huán)境,日常聊的是全球話題,動不動就跨境旅游啥的,誰都不敢把自己往這方面靠。
只是覺得這個數(shù)據(jù)可能是夸大了,因為老年人很多,小孩子很多,還有那么多農村人口,那么多農民工呢,身體沒保障,如果家里有人要住院,那是非常大的一筆,能返貧的,誰敢輕易說自己就中產了?城里有些人本來是中產,是白領,甚至是金領了,怎奈何他買房了,大幾百萬甚至千萬的,月入5-6萬元,但月供也是大幾萬。每天都活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保佑工作,保佑身體,哪敢自由舒適地說自己中產了,中等了呀,
3、在廣州,月入多少才算是真正的中等收入群體呢?
廣州是四大一線城市當中收入最低的一個,雖為一線,其實不比杭州、南京這樣的新一線高多少。常規(guī)工作來說,4K-6K是最常見的,專業(yè)針對性強一些的6-8K多一些,資歷較老或者單位利潤率較高的公司,8K-12K也很正常,但是12K再往上,那就難了,這個數(shù)字相對應的大概是深圳的15K月薪,雖然從人數(shù)看也不算少,但從比例來看,占比還是偏低的。
中等收入群體,這個概念有兩種說法,一是超過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如2018年廣州人均收入5.5萬,而這當中有收入和無收入人群比值大約4:1,那么5.5萬乘以1.25=68750,再除以12個月等于每月5729元,也就是說,以收入均值統(tǒng)計的方式,每月6000就算中等,主城區(qū)的話再加1500,另一種算法是以全市有收入占比最高80%人群的中位數(shù)為參考,目前這80%當中最高門檻收入大約1.5萬,也就是說有80%的人都在月收入在1.5萬以下,而目前人均收入為5.5萬÷12=4583元,4583 1.5萬≈1.95萬,1.95萬÷2=0.975萬。
4、現(xiàn)在一年掙十二萬,在我國來說,算不算中等收入水平呢?
近期有一份上海的薪酬報告,《2018年上海市薪資水平報告》顯示,上海工資在2K至3K的,占比15.2%,3K至4.5K的占比15%,4.5K至6K的占比18.1%,據(jù)此可知,上海市月薪在6K以下的人數(shù),占比達到48.3%。與此同時,工資在10K至15K的,占比11.9%,15K至20K的,占比5.4%,20K至30K的,占比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