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shù)是美元價格與一攬子主要貨幣價格的比值,因此美元指數(shù)在大多數(shù)時期都可以代表美元的真實價格變化。我們在外匯市場看到的歐元價格(走勢)實際上是外匯市場上的【歐元匯率】,采用“歐元匯率=歐元/美元”的方式來表示,意思是“1歐元兌換多少美元”。
1、歐元走勢為什么和美元正相反,你怎么看?
簡單地說,實際上這種現(xiàn)象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數(shù)學題。我們在外匯市場看到的歐元價格(走勢)實際上是外匯市場上的【歐元匯率】,采用“歐元匯率=歐元/美元”的方式來表示,意思是“1歐元兌換多少美元”,那么這顯然,美元越大(升值)歐元匯率便越小(下跌);美元越?。ㄗ叩停?,歐元則越大(走高)。這種“二種不同的貨幣走勢大多數(shù)時候相反”的現(xiàn)象,業(yè)內(nèi)人士習慣稱之為“負相關(guān)”;類似,如果二種貨幣的走勢呈現(xiàn)的是“你漲我也漲、你跌我也跌”的話,則稱之為“正相關(guān)”(商品依然),
小知識:外匯匯率通常用具有先后順序的2種貨幣代碼來標注,表達的是“每1個單位的前一種貨幣兌換多少后面的貨幣”,如USD/RMB=7,表示“1美元兌換7元人民幣”,而“RMB/USD=0.14285”則表示“1元RMB兌換0.14285美元”目前世界上的單幣種貨幣指數(shù),只有美元有個單獨的“美元指數(shù)”,美元以外的貨幣,在表達“貨幣價格高低水平”的時候,都是需要“與另一種貨幣做參照物做對比”才能得到結(jié)果的,而這個參照物使用得最多的,便是美元。
因此,大多數(shù)表示某種外匯匯率的場合,都是以“與另一種不同貨幣的比值”來確定的,也就是說,盡管我們平常也可以使用“歐元走勢”、“人民幣走勢”這樣的詞語來表示歐元和人民幣在某一段時間的“價格運動趨勢”,但實際上的精確所指,還是“歐元/美元”、“人民幣/美元”這種外匯匯率表達方法。小知識:在外匯表示方式當中,凡有美元參與的習慣上稱為“直盤”,有直接標注的意思,沒有美元參與的外匯品種,稱之為“交叉盤”,
之所以大家使用較多的習慣選用美元作為參照,跟貨幣歷史上美元多年來形成的“霸主”地位有關(guān)。1985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推出了“美元指數(shù)期貨”這個品種,當時是以多種貨幣的強弱占比不同,加權(quán)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并以100為中間標準值,具體計算公式如下:自此以后,“美元指數(shù)”這個玩意,便誕生后一直存活至今,
2、如果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為什么歐元比美元值錢?
對于這個問題,每日經(jīng)濟新聞編輯郭鑫認為:有句話說得好,一部貨幣史,半部歷史書。在大千世界里有160多種絢麗多彩的紙幣,它們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獨特豐富的形象和符號向世人展示著屬于自己國家的變遷,在國際貿(mào)易產(chǎn)生之初,人們習慣用金銀來支付購買的商品,并不存在匯率兌換問題。到了隨后隨著金本位的推出,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開始由國家之間黃金的擁有量來決定,
而發(fā)展到現(xiàn)在,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則是由一國貨幣所代表的實際社會購買力平價和該貨幣在外匯市場的供求關(guān)系決定的。表面上,我們看到匯率的表現(xiàn)形式只是各國貨幣之間兌換的數(shù)字,但實際上,這些數(shù)字反映的是各個國家商品的相對價格,兩個國家貨幣之間的匯率可以看作是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而購買力的大小是通過物價水平體現(xiàn)出來的。
當前不少國家的匯率都是采取盯住美元的政策,按照5月10日的外匯折算價,1歐元可以兌換1.1916美元,歐元比美元值錢,只是從兌換的角度來講的。按照上述理論,從側(cè)面反映出了歐元的購買力水平相對于美國更強,從國家或區(qū)域的角度講,就是歐洲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小于其區(qū)域生產(chǎn)總值。從國際貿(mào)易的角度將,美元是自由浮動匯率制,同時也是世界貨幣,各國同美國的貿(mào)易頻繁,美元需求量大,不會有太高的匯率,
3、最近美元指數(shù)非常強,為什么?哪些事件可能導致美元指數(sh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