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秋臺風在熱力、動力兩方面都具有爆發(fā)加強的條件,秋臺風容易爆發(fā)也就不意外。我們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1981年-2010年),其實全年都是有臺風生成的,哪怕是隆冬季節(jié),容易爆發(fā)加強,確實是秋季臺風的一大特點,到了11月,大家關心的都是冷空氣、霧霾、降雪等等冬半年的天氣景象了,總感覺臺風是夏秋季節(jié)的產物,已經是過去式。
1、秋臺風為什么有人說容易爆發(fā)?
容易爆發(fā)加強,確實是秋季臺風的一大特點。大致來看,主要有這么幾個原因:首先,從臺風的生成、發(fā)展最基本的要素:海洋能量來看,就是海溫高?這么說還不全面。不但要求表層水溫足夠高,還要暖水層足夠深,這樣一則蘊含的能量更多,二則不會因為風浪稍微一攪動,下層冷水就翻上來。這里引入一個指標:OHC—海洋熱含量,
大意是整層海水當中,超過26℃的部分,溫度降到26℃,所釋放的能量。由于臺風形成發(fā)展,需要海溫至少26℃,因此OHC可以看做臺風可利用的海洋能量總量,我們知道,對于北半球而言,表層海溫最高一般出現(xiàn)在8月份。但是能量從海樣表層向下層傳導需要更多時間,對于表層以下深處的海水來說,能量從收大于支,到收支平衡的時間,也就是水溫達到一年中最高的時間,要比8月更晚,
這個時候,雖然表層海溫已經開始走下坡,但仍保持較高水平,OHC海洋熱焓總值可能反而是最高的。而對于遠洋來說,次表層海溫觀測,是不太方便的,觀測點也比較稀疏、不連續(xù),物理方法探測也存在各種缺陷。OHC的推演值往往和實際存在偏差,因此秋臺風所處的海洋環(huán)境,常常在表層以下蘊含著我們單從表層海溫察覺不到的能量。
容易爆發(fā)也就不意外,其次,從動力學角度來看看。臺風可以看做一個旋轉上升的巨大空氣柱,那么它就要存在空氣的流入和流出,低層流入,高空流出。兩者都打通,就像任督二脈的打通,臺風就可以獲得加強的動力,盛夏季節(jié),低層空氣加溫明顯,對流活躍,流入通常不是問題。而盛夏的高空,亞洲東部常常被南亞高壓控制,流出不暢,
如同在煙囪頂上加了個蓋子,不利于臺風發(fā)展加強。秋季西風帶的西風活動活躍,西風槽波動開始頻繁,并逐漸開始深入南下,打擊南亞高壓逐漸退場,另外,西風急流也給臺風高空流出提供了直接的流出通道。上下打通的臺風,常常出現(xiàn)“槽爆”的現(xiàn)象,強度突然加強爆發(fā),這個現(xiàn)象在秋季也更常見。綜上所述,秋臺風在熱力、動力兩方面都具有爆發(fā)加強的條件,秋臺風容易爆發(fā)也就不意外,
2、第27號臺風桃芝生成,為什么11月份還有臺風活躍呢?
到了11月,大家關心的都是冷空氣、霧霾、降雪等等冬半年的天氣景象了,總感覺臺風是夏秋季節(jié)的產物,已經是過去式!其實不然。莫慌,11月生成臺風很正常!我們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1981年-2010年),其實全年都是有臺風生成的,哪怕是隆冬季節(jié),這里說的臺風,指的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生成的8級熱帶風暴或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
那么單看11月份,不但年平均會生成2.33個,甚至還有0.13個會登陸,從今年情況來看,第26號臺風“玉兔”雖然在11月初影響到我國華南,但它生成于10月份,我們不討論它。2018年第27號臺風“桃芝”云圖特寫,中氣愛制作~之后一直到11月17日18點,2018年第27號臺風“桃芝”生成,不僅誕生了第一個11月份嫡系臺風,同時也開啟了全年最后一個臺風活躍季,
大家數(shù)數(shù),看看截至18日上午10點,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上,有多少氣旋和胚胎在活動。下圖是中氣愛在17日下午的衛(wèi)星云圖上做的標注,要更清晰一些,可見27號臺風“桃芝”只是一個開始,后續(xù)28號臺風、29號臺風將接踵而至,完成11月份年均目標,不成問題,那么為什么11月份,臺風發(fā)動機重啟了呢?除了剛才說的,11月生成臺風本就是常態(tài);那以目前的情況來分析的話,首先11月中旬以來,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北,這就挪出了一片暖水區(qū),給了臺風發(fā)展的空間;歐洲中心對熱帶季內振動的預測~其次,熱帶地區(qū)有一個大氣低頻擾動現(xiàn)象,周期為30到60天,目前這個季內震蕩的上升區(qū)域正靠近西北太平洋,也為臺風順利發(fā)展提供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