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要回國,當然是隨時可以回來的。關于這個問題,有一件事情我們必須要弄明白,然后才來回答為什么西方的火藥發(fā)展最后會彎道超車,隋煬帝討伐高句麗是因為高句麗在五胡16國時期搶占了遼東半島,他要收回來,他說遼東自古屬中國之土也,首先要明確,中國這個詞語在古代的含義與今天的含義不同。
1、疫情期間,華僑理應回國,為什么允許華人、華裔來中國,你怎么看?
我認為誰都不可以因為疫情回國,既然都己經(jīng)生活工作在國外了,你可以在國外你真正的家里宅著,你要是真愛國就不應該在這時候給添亂,國家和人民為此次疫情付出了巨大犧牲,勝利來之不易。假如因為你們的自私行為又讓中國人民重回春節(jié)期間的全封閉狀態(tài),你不感覺到你們是在犯罪嗎?祖國建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第一,。
2、“中國”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
首先要明確,中國這個詞語在古代的含義與今天的含義不同,基于此,我們再明確王朝與國家的區(qū)別。一、最早的“中國”是指國中之國由于華夏文明起源于黃河流域,故而商周時期的天子居于華北的正中部,而犬戎、東夷等部族居于商周的四方,為了與諸蠻相區(qū)別,故稱商周所在為中國,即國中之國也。到了周朝的后期,特別是從春秋以來華夏的勢力范圍已經(jīng)遠遠超出原先的黃河流域了,所以華北平原的齊、晉等國都自稱為中國,而將南垂的楚、越等國稱為蠻夷,
所以這個時候的中國指的是今天中國的北方地區(qū)。二、2000多年前開始,用“中國”代指中國北方秦漢兩朝南并百越,北討匈奴,將萬里河山連為一片,此時不僅占有華北,更兼并了華南地區(qū),所以大約從漢朝時期開始,就有人用中國的標簽進行代稱了,比如司馬遷在《史記》提到的匈奴“南與中國為敵”。既然秦漢自稱中國,那么這個中國究竟是用來指秦漢的本身,還是指華北平原呢?關于這個還請繼續(xù)往下看,
到了三國時期,曹魏統(tǒng)治著華北,吳蜀則各分華南?!度龂尽酚绕鋵懙剑瑢O權稱曹操率中國之眾,南征荊楚,由此可見,此時的“中國”指的還是華北地區(qū),也可以說是統(tǒng)治著整個華北地區(qū)的政權。所以從秦漢以來,確立了占中原者為中國正統(tǒng)的說法,三、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這個詞逐漸成為象征正統(tǒng)王朝的標簽兩晉與南北朝時期,由于政權更迭太頻繁,加上不斷有游牧民族進入中原。
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tǒng)地位,北方的5胡16國與江南的東晉都自稱中國,而南北朝劃江而治以后,南北的爭奪更為激烈,比如北朝鮮卑人罵南朝漢人為島夷,南朝漢人則罵北朝鮮卑人為索虜,爭著給自己打上“中國”的標簽。當然這種爭論也是無疾而終,最終的結局還是大一統(tǒng)得到了中國的稱號,隋唐一統(tǒng)南北,中國之爭也就告一段落,隋、唐都自認中國正統(tǒng),這是無可厚非的。
隋煬帝討伐高句麗是因為高句麗在五胡16國時期搶占了遼東半島,他要收回來,他說遼東自古屬中國之土也,但隋唐以后,由于兩宋過于脆弱,出現(xiàn)了北宋與遼對峙、南宋與金對峙的狀態(tài),南邊稱北邊為北朝,北邊又稱南邊為南朝,歸根結底還是像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正統(tǒng)之爭。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由于其他民族受到華夏文化的感染而脫離了原始野蠻的狀態(tài),遼、金都向往中國化,說明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jīng)不再是指華北,而是一個有資格統(tǒng)治華夏地區(qū)的正統(tǒng)政權的標簽,
四、大一統(tǒng)時代,“中國”被用來指代政權本身元、明、清都是疆域遼闊的統(tǒng)一王朝,他們在對外貿易中越來越多地稱自己為中國,表示這個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朱元璋給李成桂的的政權賜名的詔書中以中國指代大明,寓朝日鮮明之意,賜其名為朝鮮,明清交替后,由于滿族是少數(shù)民族,而他們渴望在正史中順理成章地接替正統(tǒng)明朝,所以也樂意稱自己為中國。
晚清以來,由于豪強的入侵,中國人的視野不再局限于國內,在晚清與帝國主義的外交書信中,中國即大清,大清即中國??梢姡宄J為中國指的是清政權本身,可在近代一系列入侵面前,中國國內各民族的共同意識逐漸覺醒,緩解民族矛盾,凝結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成立以后,史學界經(jīng)過長期的討論,認為古代的“中國”的含義不只是傳統(tǒng)漢族與所居的13省,還應該包括在中國境內所建立的少數(shù)政權與衍生于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總體。